这个时代,农村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外出务工青年,所以家家户户都是圆圆满满。人多力量大,一进腊月,各家各户就都开始忙着筹备过年了,不但是准备过年期间的吃、穿、用,还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来串门的亲戚朋友。
尤其吃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粥,就揭开了年的序幕。古代的春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北方有民谣:“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进了腊月最先准备的就是吃的,这时候在农村就开始忙活蒸馍馍了,每家都蒸一部分豌豆馍馍,豌豆里放点糖精兑水,蒸出来的豌豆馍馍真是又香又甜。再就是用大铁鏊子烙煎饼,烙上两大盆的糊子,差不多够吃一个月的了。
像高玉德、刘立本这样的相对富裕家庭还要做一些年糕和枣糕,蒸几条大面鱼等。这些都是小孩子们期待的精品,高加林也是很喜欢吃。
过年期间喝的稀饭大多是麦子米,基本是提前用碾压好,每个村里都有一个碾,到了腊月使用碾就需要排队,到了晚上都有推碾的。
腊月底,村里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炸一些麻花,地瓜片,面片等作为小食品,用来春节招待客人用的,麻花有甜味的,有咸味的,在这时可真算是美味了,一般都能吃到正月十五。
在农村过年就不得不提到杀猪,这时都是自己家不靠饲料催肥的大肥猪。今年,高明楼和刘立本家里各杀一头猪。高加林也想凑热闹,把自家的猪宰了。却被高玉德夫妇狠狠收拾一顿。家里就这四号人,一头猪吃一年也吃不完!
高加林揉揉红红的耳朵,就是老妈拧的。他索性拉着刘巧珍,去刘立本家看热闹去。
高加林最喜欢看杀猪的场景,和一群小孩子凑在一起,挤着看热闹。
只见大肥猪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