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刘彻接连称是,“长此以往,百姓连皇帝都不知道了,皇帝的权威又在哪里?”
【但是刘彻年少登基,朝政依然由窦太后代为掌管。对于窦太后而言,刘彻要变更黄老之学,无疑是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后世看来刘彻英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华夏两千年思想奠定基础,是利大于弊的决定。可窦太后受制于历史局限性,看不到未来。】
【于是,窦太后一死,刘彻才真正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后人遍观华夏大一统历史,两千多年来,百代皆行秦政制。历朝历代都骂秦始皇严刑峻法,勤政严苛,却都在心里暗自羡慕秦始皇权倾天下,说一不二,掌控臣民生死;羡慕始皇帝天子一怒,浮尸万里的权力。】
【刘彻也是如此。但秦朝的下场就在眼前。法家太过直白,太过刚烈,严酷得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怎么能让臣民乖乖听话的同时又能心悦诚服地忠君爱国?】
【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权神授’之类的思想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这些知识分子结合本朝,将儒家思想做出各种解读,最终为统治者所用。】
【汉武帝时期,这个文人代表叫董仲舒。】
【董仲舒向刘彻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中央集权,宣扬大一统理念,此时,儒家的仁义思想与君臣伦理观念满足了汉朝的形势,得到刘彻的认可。】
【但此时的儒术并不是春秋战国时纯粹的孔孟儒学,而是披着儒学外皮的法家,或者说儒学成了一套柔软的外衣,将严苛的法家思想包裹其中,慢慢使人接受。不得不承认,从古至今还是文人会玩。】
这话让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