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让他更加觉得,马钰的观点简直就是真理。
所以他就将更多精力,用来研究这两本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把精力用在这里,对儒学的研究自然就松懈了下来。
宋濂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不过他没有直接指出来,而是先进行了一场小测验。
他的本意是,朱标这几天学习不用功,肯定答不好。
到时候自己顺势进行一番劝诫,叮嘱他好好学习。
如此既能让太子认识到错误,还保全君臣之间的面子。
他的想法不可谓不完美。
而且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前几个问题朱标答的都不太好。
直到最后一个问题,一切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个问题是‘四知据金’。
东汉时期,名臣杨震路过昌邑,被他举荐得官的昌邑令王密夜赠十斤黄金。
并说没有人知道这事儿,你就收下吧。
杨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人知?
然后拒绝了赠金。
这就是四知据金的典故,后来很多人给自己的书房、客房之类的,命名为四知堂,就是这个原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