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按照正常逻辑,朱标应该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等等思想进行回答。
然而朱标脱口而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说完他才意识到,坏事儿了。
果不其然,宋濂一张脸充满了惊讶与错愕:
“殿下,你……你在读管子?”
事已至此,朱标反而变得坦然起来,也没有说谎,颔首道:
“是的,最近一些时日,我在研读管子和荀子二位先贤之书。”
“书中的治国之法,实在让我叹为观止,读之茅塞顿开。”
宋濂眉头紧皱,内心极为不喜,不过他并没有将怒气发泄出来。
而是劝说道:“管子、荀子确有经世之功,然其道非正途也。”
“管仲作为子纠之臣,不能为子纠赴死,反倒成了害死子纠的齐桓公的相国,此乃不忠不义也。”
“其法过于重视财货,而轻视德行教化,致使齐国人人向利。”
“才有了后来齐国内乱,齐桓公一代霸主被饿死深宫。”
“荀子教化万民之法确有可取之处,然其杂于申商,务于功利,而不知性善之本,其去圣人之道远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