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军都尉田霄在回京复命后,早已上书陈述秦武功绩。临塞城大捷后,他联合宿力城都尉陈立及朝中正直官员,再次上书力赞秦武忠勇,并揭露钟离及其党羽(如夏侯霸)在战事中的不作为和阻挠。他们将秦武崛起与钟家打压形成对比,意在削弱钟家影响。
田霄和陈立等人的奏章,如同在沸腾的朝堂上又添了一把柴。钟离及其党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试图淡化秦武功劳,污蔑他“拥兵自重”“意图谋反”,并质疑他的财富来源。然而,铁赫的头颅和战场尸体让这些污蔑显得苍白无力。
与此同时,秦家湾的桑蚕产业在王姒和罗桑儿经营下蓬勃发展。罗桑儿利用天罗教的隐秘商路,绕过重重阻碍,将这些丝绸源源不断地销往西域诸国。在那里,那些追求奢华的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对“秦家丝”趋之若鹜,不惜以高价收购。“秦家丝”凭借高品质和独特的西域商路,成为硬通货,供不应求。
第一批大规模交易换回的财富,便是数万两黄金,以及大量的良马、宝石、香料等珍稀物资。这笔财富,在当时的北疆乃至整个大吴帝国,都是一笔令人咋舌的数字。
而且这只是开始,“秦家丝”的名声越传越广,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秦家湾的财富积累速度如同滚雪球般迅速膨胀。
施月则利用这部分资金,在秦家湾周边悄然收购更多的桑林,扩建工坊,招募和培训女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产业链条。
她还按秦武的指示,建立了数个隐秘的货栈和加工点,将生产、仓储、贸易环节分离,增加安全性的同时,也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效应。
这份富可敌国的财富,通过罗桑儿的渠道进行运作,开始对帝国南方的经济产生微妙影响。它绕过了朝廷原有的财政体系,绕过了那些盘剥百姓的贪官污吏,直接流入了秦武的掌控之中。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