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姥姥十九岁嫁到老袁家,我姥爷姥姥就从我老姥爷的手中接过了那个穷家,从只有一亩薄地开始,开始了他们艰苦创业的日子。等到我娘记事时,家里十几口子人,老袁家已经有了几十亩地、十几头大牲畜,可谓人畜兴旺、生意兴隆、开枝散叶。
每到夜晚,农村的夜晚是很黑的,因为没有人家能熬得起洋油,即使点豆油灯也会被人笑话败家。农村的夜晚是很静的,因为人们的肚子里大都清汤寡淡,经不起折腾,所以人们会早早上床安歇。
每到夜晚,在人和村东头的老袁家自不一样,除了要连夜煮羊肉,准备第二天赶集卖羊汤外,我姥姥大都是带领着袁家的女人们纺线、织布、做针线活,卖布也是老袁家的一个生意。
傍黑刚过,几乎家家户户很快就会慢慢静下来,人们早早安睡。而只要到了老袁家的胡同口,就能听到织布机的声音,再凑近点,还能听到嗡嗡的纺花声。一个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老袁家独有的声音,是老袁家的女人们在干活,这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娘从五六岁开始学纺花、织布、针线活。
待到我娘嫁到老商家时,她的针线活已经得到了我姥姥的真传,从她众多的嫂子、姐妹们中脱颖而出,在人和村已经到了她说自己的活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的地步。
我出生以后,老娘的怀里奶水很少,饿得我就哇啦哇啦哭,这时老娘会用温水沏点米糊炼乳之类的东西给我吃。在那个非常非常穷的年代,褂子烂了找块补丁都难,米糊炼乳之类的在那时可是最为金贵的东西了,是老娘托人到东乡里给捎来的,也是极难吃到的。
我吃得最多的是鸡蛋糊,鸡蛋是买来的,一毛钱三个鸡蛋,蒸得吸溜烂的,再大点就吃煮鸡蛋了。以后的许多年里,我只吃鸡蛋清,不吃鸡蛋黄,我都是那时候吃鸡蛋吃伤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