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日臻完善的补给点
5月20日上午十时整,,晨雾尚未散尽,星湾堡的木质码头已是一片忙碌。
美洲贸易公司的商船“昌隆号“正进行着最后的离港准备。
水手长陈阿贵蹲在甲板上,粗糙的手指仔细检查着新补充的淡水桶密封性——这些来自高山的雪水,在橡木桶里泛着清冽的光。
“抓紧时间!潮水半小时后就要转向了!“船长孙振声的朝着水手们大声喊着。
他望着码头工人将最后几筐山谷的野草莓搬上船,那些鲜红的浆果还带着晨露,是预防坏血病的珍贵补给。
这艘商船昨日刚刚卸下十五吨来自新华本土的小麦、玉米和腌制品。
货舱里还残留着谷物的清香,与新鲜桐油的味道交织在一起。
大副赵明远正在货舱记录本上勾画:“第六号货舱清空,肋板无裂痕,备用压舱石已就位。“
“昌隆号“优美的梨形船体在阳光下泛着淡青色。
这种借鉴荷兰技术的船型拥有令人惊叹的载货效率--其平底设计使货舱容积比西班牙大帆船足足多出三成。
孙振声抚摸着船舷上新添的擦痕,那是上周在昭业堡遭遇暗礁的纪念,在狂风巨浪中擦着崖壁堪堪躲过不期遇到的几处礁石,幸亏该船特有的浅吃水设计让他们逃过一劫。
“主桅帆准备!“
随着号令,二十一名船员如钟表零件般精准运转。
这个人数仅是西班牙大帆船的三分之一,却因模块化货舱和简帆设计而效率惊人。
当西北季风鼓起风帆时,船艏劈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