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当时除学者和旅行者之外,很少人知道这个地名),举行对大公的正式欢迎仪式。他受到了炸弹的欢迎。塞尔维亚“黑手党”(党魁是塞尔维亚总参谋部的一名上校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维奇,人称阿匹斯,是“首屈一指的欧洲政治谋杀专家”)雇用的7名刺客部署在必经之路上。头一名刺客未获成功,炸弹从大公的汽车顶篷上滚落下来,炸伤了几名旁观者,另5名刺客逃之夭夭,其中一名被捕。普林希波留在那里。他用塞尔维亚总参谋部情报局局长给他的那支白朗宁手枪,砰砰几枪,声震全球。普林西波击毙了大公——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和他的妻子。他的同谋者立即向贝尔格莱德发报:两匹马高价卖出。
普林西波给“巴尔干火药桶”扔进了一颗火星。这个刺杀事件给维也纳提供了迫使塞尔维亚屈膝的机会。但是,俄国是斯拉夫塞尔维亚人的朋友。因此,奥匈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伯爵和总参谋长康拉德将军还得谨慎从事。他首先派了一名密使到柏林去谋求德国的支持。1914年7月5日这一天,按温斯顿?丘吉尔的说法,“威廉二世拿德帝国的全部资源作抵,(给维也纳)开了一张随意使用的空头支票……”。他保证全力支持,然后无忧无虑地乘他的游艇驶向挪威,从而在随后三周的危机期间摆脱了国务负担。
平的希望仍然存在,因为当时世界并不知道由于威廉二世的轻率支持而使战争成为定局。即使如此,直到7月中旬,弗朗茨?约瑟夫老皇帝才用两个字表示赞成对塞尔维亚开战:“dann
ja”(那就打吧)。
接着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一份苛刻的最后通牒,7月25日塞尔维亚除微小的保留外,表示接受,但时辰已到,世界大决战的日子已经破晓,塞尔维亚实行动员;欧洲大陆上笨重的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德国怂恿它的盟邦奥匈迅速出击,在全世界面前造成既成事实。
到此已无回旋余地了;这场冲突再也不可能通过调停解决,也不可能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了。人物和事件都卷进了这命定的历史洪流,一住无前,向着无法改变的劫难迈进。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炮弹就落到贝尔格莱德。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德国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稍后又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