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革命形势的变化,但是,有一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动乱对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
动乱,将会使得西伯利亚本来还算平稳的形势变得变化莫测,破坏当地的经济结构,影响人民的生活,激化当地的矛盾。
当人民感受到了日子的艰难,他们会将怒气发泄到当权者身上,粉碎那些官老爷们、贵族们以及坐享其成的社会革命党人的统治。
过去人口迁移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所有来到西伯利亚的定居者都拥有一块特许的“视野内的土地”。在之前的20年里,西伯利亚的播种面积增长了122%,而每年大约3/4的收成都在市场上出售。由于采用了比欧俄先进的技术,大量谷物被出口,畜牧业也随着奶油生产的成功而发展起来。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
当伊尔库兹克以及远东地区遭到了连续多年的农业危机以及中俄战争之后,西西伯利亚迅速的壮大了起来,伴随着沙俄在这里建立的防线,进行的开发。
这片地区迅速的发展壮大,要是不给它毁灭性的打击,将来会成为中国夺取这里的重大障碍。
伴随着贸易的成长,西西伯利亚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稳定的态势。在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人口增长幅度从两倍到八倍不等。许多企业有外国投资支持,虽然冶金业在18世纪已形成,矿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但西伯利亚并没有大型制造业。到1914年,金属工业仅仅是西伯利亚产业收入的8%。西伯利亚产业的扩展主要在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尽管缓慢,西伯利亚的工人阶级也已出现,1900—1912年间数量突飞猛进,1913年城市工人阶级达
25万人。这些工人中的9000人从事原材料的出口,保障着首都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制造业。
西西伯利亚的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而动乱,很容易的就能影响到他们。
这些日子随着起义的蔓延,新西伯利亚这个大城市受到了明显的影响,物价飞涨,人心不稳,而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