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没有十数年投入海量资源,持之以恒的进行研究、开发是不现实的,但蜗巢科技的实验室里能初步做出来,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萧良舒服的靠着软柔的沙发垫,伸腿跷在茶台上,翻阅这段时间来详细的实验记录,见王驰鹜、周怀钧满是热切的看过来,笑道:
“老周两个月前还信誓旦旦的说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单原子层的物质,现在怎么说,是不是觉得物理学不存在了?这次实验得到的石墨烯太过微小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路子是摸对了,还怕后面不能做出来吗?”
“唯有能够复现的实验成果,才有意义,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周怀钧难抑内心的激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一结果,颠覆了学术界以往的认知,可以说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发现,没想到能在我们的实验室里第一个做出来,真是太激动了!”
前世科学家发现石墨烯的过程听上去非常具有戏剧性,好像真就是随随便便拿胶布对石墨进行沾剥,就随手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事实上,蜗巢科技过去四年时间,在对人造石墨负材的深度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同时在萧良相对明确的方向指导下,年前专门在电极材料及装备实验室下面组建C66课题组,前后还历时七八个月,设计多种实验路线,才取得今天关键性的突破。
研究材料也绝非采用某种天然石墨或已经实际投入使用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而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极其复杂的预处理,得到各种新型石墨材料进行实验。
这绝对是整个课题组智慧的结晶。
虽然周怀钧一开始强烈质疑萧良能否在现实世界做出单原子层物质,但凭借其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以及丰富的实验设计工作经验,为实验材料预处理工作,以及制备特制胶布对新型石墨材料进行剥离,转移至基底等一系列方法的确认,做出极大贡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