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烯的发现者名录里自然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说到底萧良仅仅知道大体的方向,却不能在实验室里将单原子层石墨烯成功制备出来并且能够观测得到,一切都是白搭,更不要说后续的开发跟深入研究了。
“实验复现应该不难,虽然物理特性暂时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学术界早就有不少理论推测,石墨烯哪一天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制备,应用前景之广难以想象。我与怀钧昨天兴奋了一夜没睡,都觉得哪怕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以石墨烯的晶体结构特性,应用前景就很让人期待啊,”
王驰鹜感慨问道,
“现在是不是跟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签署更高级别的保密协议,确保这一成果不会外泄。”
萧良想了想,问道:“不要说蜗巢科技不可能放下那么多的研究,倾尽全力只做石墨烯的商业化研究了,就算蜗巢倾尽全力,你们觉得十年内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实验室花这么大功夫才做出几平方微米的石墨烯,而国外在这一领域六七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在摸索研究,却迟迟没有出成果,”周怀钧说道,“可见想要进行规模化生产,会是何等的困难。”
“所以喽,这一成果没有雪藏的必要,”萧良说道,“化学气相沉积与拓扑化学两条技术路线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完成前期筹备了,如果这两条技术路线能够初步在实验室走通,就可以将第一阶段的成果对外公布了!这件事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才行。”
想仅仅靠蜗巢科技的研究力量,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实在太难了,萧良也不可能倾尽全力,只做一件事。
唯有公开后,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及机构参与进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