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太和四年,曹真回到京城洛阳觐见,升任大司马,曹叡赐予他佩剑,并允许他穿鞋入朝,觐见时也不必小步快走。”
“同年七月,曹真向曹叡进谏,认为蜀国接连出兵袭扰魏国边境,应该派遣大军讨伐,兵分几路齐头并进,必然大获全胜。”
“曹叡听从他的计策,曹真率军出发征讨蜀国,曹叡亲自前去为他送行。”
“同年八月,曹真率军从长安出发,仅友子午道向南进入蜀国境内;”
“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沿汉水溯江而上,两军约定在南郑县会合;”
“其他的几路军队,有的从斜谷道南进,有的从武威郡入蜀。”
“碰上大雨连续下了三十多天,加上入蜀的栈道被洪水冲断,同年九月,曹叡下诏让曹真等人率军退回长安。”
“当初曹真与本家曹遵、同乡朱讚一起追随曹操。”
“曹遵、朱讚都早死,曹真怜悯他们,向朝廷请求从他的封邑中分出一部分,封给曹遵、朱讚的子孙。”
“曹叡下诏嘉许,分封曹遵、朱讚的儿子为关内侯,封邑各一百户。”
“太和五年,曹真患病,从长安返回洛阳,曹叡亲自前往其府邸探望病情。”
“同年三月,曹真病逝,追谥为元侯。曹真的儿子曹爽继承了他的爵位,曹叡又下诏封曹真的五个儿子曹羲、曹训、曹则、曹彦、曹皑为列侯。”
“正始四年,魏帝曹芳下诏,曹真等曹操时期的已故将军,配祭魏武帝曹操的庙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