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县男。”
“因为王忠嗣曾经轻视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而遭到构陷,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开元二十六年三月,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打算进攻吐蕃新城,有人向他推荐王忠嗣,并表示如果此战要取胜,非用此人在不可。”
“杜希望随即上表奏请此事,唐玄宗下诏让王忠嗣赶赴河西。”
“唐军攻克吐蕃新城,王忠嗣出力最多,因功被授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
“同年秋天,吐蕃军队前来进攻,打算重新夺取新城,敌人兵力正盛,唐军不敌,将士恐惧。”
“王忠嗣于是率领所部冲入敌阵,杀敌数百人,扰乱了敌军的阵脚,杜希望再率军乘胜进攻,吐蕃军队大败。”
“战后,王忠嗣因功升任左金吾将军,不久兼领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使副使、大同军使。”
“开元二十八年,王忠嗣以本官兼任代州都督,摄御史大夫,又充任河东节度使,加授云麾将军。”
“第二年,王忠嗣担任朔方节度使;”
“不久,田仁琬充任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仍担任朔方节度使。”
“天宝元年,王忠嗣兼任灵州都督,率军北伐,在桑乾河与奚族首领怒皆交战,三战三胜,俘虏其部众,凯旋而归。”
“突厥叶护部落内部发生内乱,王忠嗣在碛口部署重兵,以威慑对方。”
“突厥乌苏米施可汗恐惧,向大唐请降,但又拖延时间不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