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所谓的“百里红妆”,还是有所夸大的,即便是太子妃的嫁妆,本朝按制最高不可超过二百抬。
对方是因浩浩汤汤送嫁妆的队伍在按照风俗绕一圈洛阳城的时候,最后面的嫁妆还没有来得及抬出去,途中突逢天使奉当今天子谕旨和赏赐到钱府,最前面的已经急着抬嫁妆进钱府,中间又不好临时中断,送嫁妆的队伍就无意间拉长了。
这才故而有百里红妆一说,但嫁妆确实不少,据说当时不好逾制,只定了一百零八抬,还是实打实到手指都塞不进去的一百零八抬。
可见嫁妆丰厚程度,但要说他媳妇那笔嫁妆还多一半,绝无不可能,百年积淀的豪门世家底蕴,哪怕只是归还之物,不是皇商能比的。
尤其他媳妇师父母亲的嫁妆和珍藏遗物,不知什么缘故,娘家夫家都一律被抄没,却唯有这位郡主娘娘的东西一直被封在京城那处宅子。
而他先生,粗暴得很。
除了帮侄女要回这处宅子以及里面封存的东西以外,还将当今天子追封长姐时赏赐给长姐传人的赏赐品都给了侄女。
看似他媳妇那笔嫁妆单子上面没有一匣子一匣子银票垒起的压箱银,但他先生给的很多都是无法用金银衡量的珍品。
估计这也是先生让他两口子过两年再去京城的原因之一,实在是要的太多了,进宫谢恩只怕都会把膝盖骨跪肿了。
县衙后院官舍。
青阳县还算是个大县。
县衙不是很小,官舍规模还可以,但还分给县丞、主簿、典吏和师爷居住,留给县令一家居住的院子就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