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不一定愿意回去呀,借机离开苏联去其他国家的有不少。而且带国内的人来这边干活,也容易暴露罗成的身份。只能以经济市场的形式,要人才就出高工资。
就这样一直发展到九月底,香江这边是通过周督察的面子,在这边的船厂加急造了两艘中型货船。然后皮包厂也落实了,新加坡那边码头弄了一个破旧的厂。罗成这边出钱,那边会提供合理的证件。
这事虽然周督察一样捞了点,但罗成是真正在新加坡那边有了一个工厂。而在那边,还有专门的管理公司,罗成只要每个月付一笔数额并不算多的钱,这边提前说好清单要求,然后那边开具出入证明。
罗成的船都不用去新加坡那边,直接拿着证明,只要货品是一致的,查都不怕查。可以直接自由进出港口了。
现在罗成打算回国内一趟了,来了香江两个多月了,有周督察的照应,他也是一直尽量最大化的从国内运输产品过来。说实在的,罗成其实挺感激周督察的,但两人的合作长久不了,现在才两艘货船,货船要定制,渔船有现成的,比国内的小渔船要大不少。
在八十年代,船舱能装几十人,当蛇头运输人过来的,就是香江这边的渔船。但现在罗成这边没多少钱了,又是开厂又是在加波那边弄皮包厂。国内还天天运输大量物资回去。
依靠国内给的那些小的破的船,再怎么努力弄,也就这样多收入。香江这边有正规的大货轮,要是能用货轮运货过来,一趟就够罗成这一个月的折腾了。但国内没有个人生意的,运成品税收还不少。
日本后来是在香江这边大量出售了成品车辆,但人家是直接跟香江管理者谈的出口政策。量大的很,属于海外合作地区合作。跟罗成这样的个人性质不一样,除非罗成有很大的利润给香江现在的管理者,否则是没有什么优惠政策的。
但要是在香江搞定了总探长吕乐,起码在十年内,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