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了口饭,深思不语,过了半晌,郑重地直视他:“我想到一个绝妙好词。”
“什么?”
“就刻你是——‘贤夫良婿’吧!”
--------------------
女儿进不了编制,就当外聘讲师+创业了
以后如果有番外再放上来
第104章 后记
这篇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它以“错登科”开场,以“正登科”收尾,讲述了男女主在一年内相识并相爱的过程,采用十几年前晋江古言的传统配置:一女主、一男主、一男配,插科打诨的配角若干。
在老式的角色框架中,我在人设上做了创新,把女主设定成一个道德有瑕疵、但良心未泯的“天才枪手”,把男主设定成外表高冷但内心柔软敏感的“酷吏”。如果大家仔细看,会发现主要角色都带有与自己性别相反的特征,即女性“男性化”,多一些强硬、自私、低道德感;男性“女性化”,多一些脆弱、情绪化、共情力,这其实并不是性别的跨越,而是人性的中和。
本文也借鉴了两个名著的设定。在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天皇因怜惜爱妃所生的皇子光源氏,不愿让他遭受残酷的宫廷斗争,就将他降为臣籍交给大臣抚养;男主也是被官员养大的皇子,但他的父亲不是出于爱护,而是出于自私和恐惧。另一个就是文中多次提到过的《郑伯克段于鄢》,武姜因为难产,扶持小儿子谋害大儿子;男主的生母也因难产和国仇家恨,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没有丝毫母爱。历史上对该故事的三个主人公都呈批判态度,而本文在开头借女主之笔表达了另一种思维:是否应当给予遭受痛苦的母亲一些人道主义关怀呢?
故事围绕三对矛盾展开:一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