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便眉头暗皱,没有诸葛亮在朝中,荀彧和鲁肃也开始偷懒了不成?
很快荀彧被传来,看他两鬓雪白,身躯微微佝偻,当年人人敬慕的荀令君,竟变得苍老憔悴,仿佛冬日的草木,不复往日光鲜。
刘琦不由一愣,这才想起来,荀彧比诸葛亮他们要大二十岁,在这个时代活到四五十便显苍老,更不要说荀彧已年近六旬。
花甲之年,这在后世可是退休年龄了,可他还兼任教育部尚书,还在为大汉呕心沥血,何其感动?
当下百废待兴,又有诸多新政推行,荀彧他们也是日理万机,刘琦心中的不满瞬间消散,亲自扶着荀彧坐下,叹道:“荀公乃国之栋梁,政事虽紧要,但当下正是用人之际,要多注重修养,诸事交由下属,不可太过劳神费力,舍本逐末。”
荀彧抱拳道:“臣本罪庶,蒙陛下拯救于微末之际,今见证汉室再兴,死而瞑目矣!为陛下中兴大业,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只恨臣平生所学不足,不能为陛下分忧,惭愧!”
刘琦看他语气羞愧又无奈,言道:“可是因大家不满办学之事?”
荀彧无奈摇头,苦涩一笑:“自董卓之乱,太学被毁,典策文章,竟共剖散。今陛下除太学之碳,补石碑之缺,备博士员,招收弟子,此乃千秋之业,谁敢不满?只是太学中算学、医学、工学等与儒学相当,故为人非议,儒生不愿从教。”
其实之前在荆州和益州推行文武比试选拔人才,就有不少人暗中阻挠,基本都是世家大族,更有许多名士大儒抨击刘琦违反祖制,亵渎先圣,贻害无穷。
开设太学,各郡国设立学校,这是汉武帝所创,到东汉发展最大,太学生一度达到万人,但五经博士都是教授儒学,发展到汉末已经成为门阀世祖笼络人才,发展势力的工具,袁绍凭四世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