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后公输祁放下酒杯问道:“今年三公换届,兄长有把握成为那宰执天下之人?”
其他人也看向袁盎,当初他们这批进入太子府的人,发展的都不错,最差也是2000石汉吏,最好的自然是张辟疆,陈买,刘恒,晁错,张释之,袁盎,冯唐几人了,他们都是九卿级高官,当然九卿当中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像大司农在大汉开国之时,掌握大汉大部分的财政收入几乎相当于大汉的户部,可谓是位高权重,但经过大汉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经济比例当中不断下降,收入也在不断的减税当中越减越少,现在每年更是要补贴几十亿,大司农的地位自然不断下降了。
而向少府,内史,上计,轨道,营造等部门的权利不断提升。他们这个小团队当中,就袁盎有资格竞争丞相。
但大汉的丞相之位向来都是竞争极其激烈的,几十万汉吏,十年才能选出四个三公,他们的大哥袁盎虽然是营造令,在位十年袁盎也是政绩出众,在大汉增加了400万套房屋,让大汉的工匠做到自己建设的房子,自己可以居住。不要小看这点,即便是在后世几百个国家,又有哪个敢说自己做到这一点。
光让工匠做到居者有其屋,袁盎就功德无量了,同时营造完成了上百座城市的扩张建设和电气化的改造,大汉推动的工业2.0这其中也有袁盎的一份功劳。
而且大汉工业化不断深入,工厂越来越多,需要的工匠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扩张的城市越来越多,而地方上的土地审批都是需要营造审核的。而袁盎作为营造令10年间,对地方郡守土地需求几乎没有设置障碍的。
对地方来说袁盎可谓是功德无量了,大汉工业化程度越高,需要的配套设施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多了,以前只要修桥梁,铁路,公路,水渠,但现在却增加修发电厂,电网,运河等基础设施,城市扩建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地方郡县赚的多,但的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