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刘恒诧异道:“三哥不做塞琉古国的执政官了?”
刘如意道:“当家三年狗都嫌,更不要说三哥做塞琉古的执政官已经有6年时间,也是时候回来了。”
刘如意这几年在塞琉古国过的并不算太舒心,塞琉古高层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当他们成为国家的高层之后,就定下了以大汉为榜样,建设一个工业塞琉古国的目标,所以才请刘如意为执政官,并且大量聘用大汉的人才为官员和顾问。
按理来说他们制定的这个目标是没有错误的,从大汉开启工业化时代之后,任何国家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生存下去,就要成为一个工业国,更加不要说刚刚经历了一场差点灭国战争的塞琉古国了。他们的危机感最强,进行工业化的意愿也是最强烈的。
但塞琉古的高层他们错就错在太心急,总是想要快速完成工业化,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最起码让匈奴人不敢入侵他们的国家。
刘如意执政的时候定下先均田,完成农村的改造,偿还债务,等没有外债了,也培养了一定的人才了,再从纺织业这样的轻工业逐步完善工业发展。
但刘如意制定的发展战略却不合塞琉古高层的心意,太过于保守,太过于缓慢了,光恢复期就10年,而且他们认为农业利润太差,而且农业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保家卫国,他们需要的是钢铁,是把钢铁制造成火枪火炮的军工厂。
于是在这些塞琉古国高层据理力争下,他们还制定了建设一个五十万吨钢铁,和能年产5万火枪,300门火炮的军工厂。
但刘如意不同意,这样一个重工业区费钱财要超过三十亿,根本不是现在的塞琉古国可以承受的,塞琉古国也缺乏足够的工业人才,他们是后发者,制造钢铁的成本肯定会比其他工业国更高,这些生产出来的钢铁只能本国使用,但塞琉古国消化不了每年5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