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的产能,缺少足够多的市场,一开始就上马如此大的项目,容易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匈奴两分之后,塞琉古国的军事压力没有那么大,不需要这样激进。
只可惜刘如意的意见没有得到塞琉古国元老的认可,他们还是又想办法在全球钱庄借贷了一笔钱,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建设钢铁厂。
而结果也不出刘如意的所料,塞琉古国的工业历史太短暂了,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而且安条克四世培养的工业人才,死的死,逃的逃,留在本土的寥寥无几,他们几乎要重新培养人才,而偏偏塞琉古的高层,一上手就是地狱难度等级。
这个钢铁厂从最开始建设就出现各种事故,建设的工期一拖再拖,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来他们还打算建设军工厂的资金,结果全部都消耗在这个钢铁厂上了。三年时间钢铁厂都不能进行生产。
这个时候塞琉古国的高层才意识到自己小看工业生产了,但他们已经没有办法了,钱已经出去了,但钢铁厂却还没有建设出来,这个工程要是烂尾,塞琉古国三十亿钱就要成为他们的学费了。
这个时候他们只能再次看向刘如意了,求他想办法拯救这个工厂。刘如意无可奈何的接手这个烂摊子,他减小了钢铁厂的规模,弄出一笔钱请大汉的大匠来做总工程师,同时从军队当中退役一批士兵为工匠,对他们进行培养,一年后这个钢铁厂终于可以出铁了,当年产能也比他们当中设计的小很多,年炼铁只有十万吨,品质还不尽如人意,只能打造农具,供本国使用。
而钢铁厂事件还只是刘如意在塞琉古国解决的麻烦之一,塞琉古国的高层没有太多政治经验,治理国家喜欢想当然的贪大求全,反而容易欲速则不达,好心办坏事的交学费。
就像是塞琉古国最重要的出口项目,塞琉古国的高层为了早日偿还债务,命令地方官员大规模的扩张种植面积,以此增加收入来增加外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