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上次他说待诸藩朝贡之后再议学宫授业之事,并非推脱之辞,而是担心诸藩入京,人多眼杂,多有不便。
\n
若是让其他使臣知道,他一个梁国质子在大桓学宫中授业,恐怕会因此多生事端,图惹是非。
\n
届时总要去太傅府上商议此事,难免要遇上那位梁姑娘,他还未曾想好如何回绝。
\n
毕竟是恩师的孙女,总不好闹得太僵,也不好让人家一个姑娘太过下不来台。
\n
似乎她当时误会了什么,已因此而心生不快?
\n
他应当与她分说明白的。
\n
第76章 渡人渡己
\n
他心不在焉地将杯中酒当成了茶饮了一口, 发觉不对,不由地微微蹙眉,自认倒霉地将这一口酒吞下, 便听沈鸿轻叹一声道:“国宴之后,再去鸿胪寺议完相关事宜,使臣就得离京, 无法久留, 此番怕是要徒劳而归了, 是我无能, 愧对梁国。”
\n
沈渊迟疑片刻, 略带歉意道:“我不谙政事,无法为兄长分忧, 还望兄长见谅。”
\n
“此事本与你并无干系,只是撤军之事干系重大。”沈鸿犹豫道,“你在大桓时日颇久,总比兄长熟悉这位陛下的性情, 可否劳你前往求见, 再度说和,若是不成也无妨。”
\n
这般军国大事, 岂是他一人可以说和的?
\n
沈渊犹疑,不知想到了什么, 踟蹰许久才道:“我尽力一试, 只怕会叫兄长失望。”
\n
闻言,沈鸿眸中闪过一抹异色,忙道:“无妨, 尽心便好,顺其自然。”
\n
朝贡国宴在段曦宁耐心耗尽前终于结束, 厚重的天子衮冕让她觉得闷,急不可耐地想回去卸下,换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