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性。
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打断了争论:“各位,我们能先回到案例本身吗?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到底是哪群人?他们现在最大的抱怨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先定义清楚‘问题’,再想‘解决方案’?”
她声音不大,但语气清晰冷静。争论的几人停了下来,看向她这个来自“名不见经传”的B组、看起来最没经验的组员。
林薇趁热打铁,拿起白板笔:“不如我们先罗列一下所有已知信息和限制条件?技术大哥,你觉得实现难度最低、效果最直接的技术升级是什么?财务姐姐,我们的预算天花板大概是多少?市场帅哥,如果我们聚焦一个核心用户群,你觉得哪个渠道投放最精准?”
她没有直接提出方案,而是试图用问题引导大家聚焦,搭建一个共同的讨论框架。她的细心和逻辑性此刻发挥了作用,一点点地把散乱的思路归拢起来。
渐渐地,讨论回到了正轨。她负责记录、梳理、时不时提出一个被忽略的细节问题(比如:“这个功能点,35岁以上的用户真的会用吗?”)。她不像市场男那样光芒四射,也不像技术男那样专业深奥,但她像粘合剂和润滑剂,让整个小组的机器终于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最终,他们小组拿出了一套数据支撑充分、兼顾创新与落地、ROI清晰的可执行方案。
在最后的陈述环节,市场部的同事担任主陈述人,侃侃而谈。但在问答环节,当“董事会”问到某个具体数据来源和用户调研细节时,陈述人一时卡壳。
林薇立刻自然地接过话头,清晰准确地解释了数据爬取的过程和样本选择逻辑,补充了用户访谈中的几个关键引用,完美地化解了危机。她语气平稳,眼神专注,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丝毫没有抢功的意味。
陈述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