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五十分,用户体验部的观察室内,气氛庄重而专业。单向玻璃后已经坐了几位UX研究员。当徐总在助理的陪同下准时步入会议室时,空气仿佛瞬间凝滞。他看起来五十岁左右,身材保持得很好,西装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眼神锐利如鹰,没有任何寒暄,直接落座:“我有四十分钟,开始吧。”
林薇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干涩,点开了第一页PPT。起初,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但当她讲到团队是如何从分析大量失败项目中得出“摩擦力成本”这个洞察时,语调逐渐变得平稳而自信。她没有鼓吹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聚焦于问题本身,用了大量一线员工遇到的真实案例。
“……所以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构建另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而是提供一个足够轻量、灵活甚至有点‘好玩’的工具,让它能自然地嵌入工作流程,像润滑剂一样降低协作损耗。”
讲到核心的“元节薅”模式时,她放出了一张精心设计的流程图:“想象一下,市场部的Amy需要为紧急报告做数据可视化,她不再需要层层审批或欠人情找人帮忙。她只需在内部平台发布一个标注了技能要求、耗时和‘悬赏’积分的小任务。而研发部的David,刚好午休前有半小时空余,他刷到任务,觉得有趣且力所能及,一键‘抢单’,完成后不仅能帮到同事,还能积累积分兑换一次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
她特意避开了艰深的技术术语,用讲故事的方式勾勒出生动场景。徐总全程听得非常专注,手指偶尔在桌面上轻点,看不出喜怒。
陈述结束,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林薇的心又提了起来。
“有点意思。”徐总终于开口,声音平稳,“你刚才提到‘积分体系’,如何避免员工为了积分而本末倒置,耽误本职工作?或者说,这会不会变相鼓励员工去做‘高积分’的零碎任务,而不是聚焦核心目标?”
问题一针见血,直指潜在风险。这也正是林薇和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