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群,还都很热情地试图让他加入,再加上工程师、经纪人、领队比诺托、乃至保洁团体都是和高层有点沾亲带故的……没过几天,盖博斯的手机里就出现了二十几个法拉利工作群。
\n
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够复杂了,工作的繁琐性竟然还在增加,比诺托甚至连喊人开会、喊人去办公室、喊人建个群这些事都专门弄了个群——上帝啊,盖博斯原本觉得领队疯了,但是在发现小群里有人义愤填膺地发表诸如“领队偷偷喊了xxx去他的办公室没有发在群里,他是不是xxx”的信息后,他又意识到了原来不是比诺托的脑子有毛病,是整个法拉利上上下下都十分渴望在彼此的身上安装24小时电子眼来互相监视,或者装在自己身上以示清白。
\n
这种氛围问题就是可大可小——往小里说,好像什么都不会影响,大家该干活干活,分工明确技术娴熟,最多是各自的脑洞活跃了一点,甚至还能适当地营造一种刻苦的内卷氛围;往大里说,却又好像什么都影响了,让盖博斯经常一天下来什么都没做、也莫名感到了一种紧张与疲倦。
\n
而且也许是车队也在尝试纠正这种风气带来的压力,所以经常开展团建、企业文化教育、学习法拉利的光荣历史、大家一起感动地鼓掌等等……这就搞得工作人员们在一种“啊傻|逼车队我受不了了我要走”和“呜呜呜呜呜呜呜可是公司是我的梦想呜呜呜呜我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待遇还这么好呜呜”之间反复横跳,搞得人心力交瘁。
\n
除去心理影响外,比较大的现实问题就是很多决策总是迟迟难以推进——盖博斯在第三天试车的时候感觉新车有种非常微妙的左右不平衡,在高速过弯的时候抓地不够好。可是一个月过去了,高层多方还在扯皮,几次测试修改后竟然就无疾而终了,似乎是在等待领导做指示。对于法拉利来说,比解决问题要困难得多的事情是是否承认这个问题是个问题、以及承认了它是个问题后把它记在谁的头上。
\n
盖博斯都有点后悔了——他感觉就因为自己随口一说,车队不改也不碍事,毕竟他们才是专业搞工程的,而他只是个开车的啊!可他提过一嘴后领队比诺托表示了高度重视,好几个车辆设计师开始来来回回地拆车、做实验一样向他不断录询感受、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