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府一人,史一人,典事三人,津吏五人。
这还没完,这些官吏还要管理三十多个津(桥)丁,以及八、九名匠作。
朝廷虽然对诸津令的设置官职很低,至少比地方郡县要低个两三个级别,但是一套班子安排的人手却是很多。
甚至,有些稍大一点的要津,津令管着的人比一些下县的县令老爷都多。
由此便不难看出,诸津令是大周官场之中,一个典型的位卑权重的官职。而且要知道,除了官员之外,吏员和那些丁匠是没有俸禄的——想要招募这四五十口子人为其效力,都要倚靠诸津令自掏腰包——靠九品官的职田和俸禄,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办法,朝廷等于是没有明说,但却默许了津令自己想办法来养活手下。。
<script src="/xxgg/dlgd.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