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给他们饯行时,自己快跑回城将卢钧关城外边了。</p>
监军王惟直出面安抚士卒,却被乱兵击伤,没几天就死了。</p>
卢钧回不去城,无奈只能逃到潞城躲避,即将成为大唐又一个被士兵驱逐的节度使。</p>
留在城里的昭义军牙兵们,想拥立昭义戍兵奉都将李文矩为帅,没想到李文矩根本不答应,还劝说他们将卢钧给接回来。</p>
卢钧被接回昭义军大本营后,依旧派遣那些人去戍兵振武,再一次为他们饯行。</p>
这些二货士兵不疑有诈,结果这次十面埋伏换人了。卢钧让人提前埋伏在太平驿,将令他受辱的两千士卒全部围杀。</p>
本来李瀍和李德裕得知昭义军在泽潞之地再次叛乱时,都做好准备二次讨伐了,没想到这出闹剧戛然而止,就此落下帷幕。</p>
八月朔日,宣政殿朝会。</p>
曾主持过今年知贡举的陈商,因为背靠李德裕这棵大树,在发生科举舞弊案后不仅没有被贬官,还升迁了。</p>
如今陈商被正式任命为礼部侍郎,主持礼部大小事宜。</p>
此前大唐全部僧尼都归礼部四司之祠部管理,所以礼部侍郎要定期汇报全国灭佛进展。</p>
轮到陈商汇报工作时,他先告了几个节度使的黑状。</p>
河北三镇完全没有执行灭佛政策,强迫僧尼还俗之事越到北方执行力度越差,导致五台山等地的僧人全往幽州跑。</p>
李德裕这时出列,主动为皇帝排忧解难。</p>
“陛下,臣认为北方地广人稀,各藩镇每年为争夺人口、牲畜花样百出,难得有大量壮硕人丁主动投奔,想必卢龙节度使收留僧人也为充军需要,并非有意抗旨。臣下朝后会即刻召见卢龙藩镇在京进奏院的官员,晓以大义,让他们劝说卢龙节度使张仲武此后不再收留投奔僧人。”</p>
陈商见李德裕发话了,也不好再告下去,接着又更新了全国灭佛进展。</p>
“陛下,距今为止大唐境内共毁寺院四千六百余所,兰若(私立的僧居)四万所,目前已归俗的僧尼达到二十六万五百人,另有大秦穆护、祆僧二千余人还俗。已收回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万以上。”</p>
满朝文武全被这个数字震惊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