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旁,正剥着岭南快马加鞭送来的鲜荔枝,汁水染红了她的指尖。一份关于河工银两挪用的紧急奏章被内侍战战兢兢呈上。
尘君亭瞥了一眼,正待说话,迦陵却娇嗔一声,将沾满汁液的荔枝核随手丢在了奏章上。那猩红的汁液迅速在绢帛上洇开一片。
他非但不怒,反而哈哈一笑,随手拿起迦陵妆台上的一盒口脂,用朱笔蘸了那浓艳的胭脂红,在污损的奏章上,漫不经心地批下两个大字——“如拟”。
此等事情,发生的不是一次两次。
除此之外,他还提拔佞臣。
无论有事无事,
“监国郎”李琚总是谄媚地躬身领命。
此人面白无须,眼珠灵活,原是宫中一个善于逢迎的弄臣,因极得迦陵欢心,竟被尘君亭破格提拔至此位,代行了部分权力。
而为了供皇帝享乐,李琚卖官鬻爵,明码标价;贪墨军饷,克扣赋税。朝堂之上,清流之士或被排挤,或遭构陷,虽然任由小部分忠臣在太子的帮助下安然无恙,但大多的都是阿谀奉承、钻营牟利之徒。昔日勤勉肃穆的朝堂,变得乌烟瘴气,文官沉迷享乐钻营,武将懈怠军备,所谓的“元熙雄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仿佛只余下空壳般。
这样的局面,让身为太子的尘朔不得不冒着触怒父皇的风险,再一次地站了出来!
永嘉六年春,尘朔不再沉默。
他手持弹劾李琚十大罪的奏疏,不顾内侍们的阻拦,竟直闯骊山迷楼。其时尘君亭正与迦陵及一群妃嫔、少许近臣在醉仙池畔饮酒作乐,池中翡翠天女图在酒波中荡漾着迷离的光。这么看,日子可谓是好不快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