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想要做到这两点,需要一个平衡机制,诸如宋代市易法平抑物价,所谓的市易法就是设立一个机构,诸如宋朝的市易司,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百货供销社!”
“大明皇家银行!”
“供销社!”
“银行!”
“南海海贸商队!”
……
袁可立话音刚落,皇极殿内惊呼声此起彼伏。
市易法好吗?
肯定是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被严重的扭曲了。
它一方面打击了大商人、兼并之家,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商户的利益。
因为市易司有一项强制收购权,官府以平价强制收购中小商户货物,尤其是特别是紧俏商品,往往低于市场价的三到五成。
最可耻的是官府以低价收购的货物又加价出售,中小商户被迫从官方渠道中高价进货。
《宋史·食货志》载:凡商旅所有,必先输市易务,私易者罪之,也就是说你只能从官方进货,不从这里进货就是走私,轻则罚款,重则斩立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