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
孙传庭听刘宇亮抬出内阁,心头气不打一处来,刘宇亮自己就是内阁首辅,内阁中哪个阁老能逼迫他。
刘宇亮奏本中弹劾最厉害的是保定总兵刘光祚,说他虚占兵额,坐望养寇恇怯不法,再加一个杀良冒功,罪名都是一长串。这刘光祚在崇祯十一年就多次被弹劾,皇帝对他本就不满,刘宇亮对此很清楚,这次清军入边以来,刘光祚打仗不济,又在吴桥带头哗变,最重要是实力也弱,保定正兵营兵额三千五百,从保定调动过来的时候只有三百五十人,并非是三百五十家丁,而是能调动打仗的只有三百五十,弹劾的罪名倒都没冤枉他。
保定不属于边军体系,从各个方面分析,刘宇亮选择他杀鸡儆猴最为合适,是深思熟虑过的,然后奏本里面继续弹劾李重镇和刘钦,这两人属于宣大督标的营头,一个中营一个右营,都是贾庄时卢象升带着的,卢象升一死,这两人罪责明确,而且没有后台,弹劾他们没有风险,罪名也写得不少,主要是避战养寇逍遥歧路,对李重镇不算冤枉,但刘钦在贾庄时被卢象升派去救援其他城池,严格说来并不算逍遥歧路。
再下来就是陕西抚标和临洮营,加上一个安庆的庞雨,这都是顺手为之,弹劾的罪名不痛不痒,陕西两人是跋扈妄为,庞雨是恃功倨傲,就算送到内阁去也定不了多大罪,最多是下旨斥责,但这摆明了给孙传庭上眼药。
勤王军中王朴最是跋扈,杀良冒功最狠,但他实力最强,刘宇亮不敢动他,奏本中只字未提,杨国柱资历最老,在边军中素有威望,刘宇亮也不动他,其他的延绥等镇来的都是低级军官,用不着浪费笔墨。
这一封奏本表面只弹劾武官,实际会给内阁和皇帝暗示孙传庭治军无方,皇帝和杨嗣昌都不满孙传庭,认为他带着大军纵敌不战的情况下,这一本的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
孙传庭既当过京官又领过兵,刘宇亮心中的打算他一眼就能看明白,从孙传庭的个人观感上来说,也极度讨厌刘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