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一天,芮一禾陪同方访琴女士和外\x1a婆出门采购。今年有时间回来过\x1a节的人比往年多,在家里招待不了。
方访琴女士拍板,“咱们\x1a另找个宽敞的地方过\x1a节。”
她打了几个电话,借到一个位于城市郊区的农庄。
农庄的主人工作繁忙,一年到头都在国内外\x1a当空中飞人。几年前,农村老家搞开发,他投资一笔钱把老宅扩建成\x1a度假山庄,一应娱乐设施俱全,却没时间享受。
周围的农业开发又处于初期阶段,水田、果园、生态蔬菜基地规划得很好,未来一定\x1a是人们\x1a远离城市,体验农场乐趣,感受乡村生活的好去处。然而,柑橘、枇杷才刚刚开始种植,至少要两年才能挂果。
至于传统饲养、生长周期长的牲畜们\x1a,远不到可以食用的时候。
经营的条件达不到,农庄只\x1a能闲置下来。
农庄主人表示,方访琴一家不止可以在农庄里欢度中秋,还可以在里面住几天。不过\x1a,寝具和食物得自带,庄子里水电全通,还有三个大尺寸的烧烤桌,随便用,别客气。
方访琴:“妈,要买些什么?”
外\x1a婆:“采买些肉腌起来,要腌足一整个晚上才入味。鱼、虾、海鲜明天再买,对了!还得买一个大南瓜,你记得提醒我,要买的东西\x1a太多,我一会\x1a忘了。蒸熟之后,加糯米粉炸成\x1a南瓜饼,拿到农庄里复炸一下又香又脆。我们\x1a禾苗以前特别爱吃,一口气能吃一大盘子。好久没做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奶茶、蛋糕,南瓜饼过\x1a气了!不知道\x1a我们\x1a禾苗现在还爱吃不?”
芮一禾:“外\x1a婆做的我都爱吃。”
这绝不是假话,她有一条很挑剔的舌头,但外\x1a婆之前是本\x1a地一家老字号饭店的大厨,退休后也\x1a是家里的厨艺担当,做什么菜绝对都是水准以上。
外\x1a婆笑了。
“土豆也\x1a要买,孩子多做成\x1a薯条当零食。再炖一盅鸽子汤给我们\x1a禾苗补补,今天就喝,买一只\x1a老鸽子,回家就炖上。”
因此,三个人先到卖鸽子的摊位。
老板是个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