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魏军出长城。
几乎是同一时间,原本将大营立在燕山山脉背后的辽军也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囤积于此的辽国中京道大军几乎倾巢而出,陈兵十二万于潮河以北,皮室重骑铁甲如黑云压城,属珊轻骑游弋两翼,奚族步兵方阵森然如林,如此声势,几乎再现了当年辽国出草原而鞭挞天下的情形,如果再算上大营里留守的三万步卒,辽国开拔到长城脚下的兵力甚至远远超过了李易一开始的预期,达到了十五万这个骇人的数字。
十五万人...其中还包括数万重骑以及草原轻骑,当世估计也就只有辽国这种体量的帝国才能掏出来了,因为他们根本不缺养马地,相比之下魏国几乎调动了国内所有的战马,以及彻底解决了西北的边患,才能在北境边境上摸出来几万骑兵,而且这些骑兵还要分散在三条战线,尤其是西京道杨盛部的西凉铁骑更是占了大头,这就让气势汹汹出长城而北伐的魏军在开战之前,就直面了一股扑面而来的压力。
当斥候将辽军堵在燕山山脉的准确兵力回报到中军大营时,几乎肉眼可见的,从靖王顾怀到主帅李易,再到下面的各路主将、偏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坦然自若。
从没有低估过辽国,但没有想过玩起命来的辽国居然能有这种体量。
那么魏国北线的兵力有多少呢?
神机营、幽燕铁骑、重甲步卒三大营,算上辅助重步卒以及骑兵着甲的辅兵,还有顾怀亲临前线所带来的地方戍卫军队和预备兵力,也才堪堪不到八万之数,换在几年前,这是一个让所有魏人都会发出惊喜叫喊的数字,因为这八万人是实打实的能上战场作战的军队,其中大部分还配备了虽不如神机营先进但仍具备杀伤力的火枪,而且这还只是三线之一,明显代表了魏国的军事动员能力在这几年内几乎翻了几番--只是当对上辽国中京道的十五万大军后,便显得那般不够看。
果然,只要有草原这个根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