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非交由别人篡去!你们何苦拦我?”
这话引得众人哗然,若年轻女子支持“女丁”,难免惹人非议,可这位带头者是位颇具名望亦有口碑的祖母,说出的话又引来不少丧子家族共鸣。
不求自保,即致外篡。有这位祖母带头,第一批女子或忐忑或无奈地踏上家主之位,习手艺,见世面,步入各行各业之中。
这些“女丁”多为忠臣家族之未亡人,重视和尊重她们,是当下的政治正确,经历战争惨痛的人们虽不看好这种女丁继业的“下策”,却也乐意为可怜人打开方便之门,渐渐的,友好环境催生了自信,那些被迫承业的女丁发现,并非女子做不得很多事,而是非“丁”者困在闺阁,没有机会一展拳脚。
属于男儿的职能,在女子眼中开始祛魅,不少女子观望后停下了随夫而去或改嫁他人的念头,夫死妇继,兄故妹承,来自荆国的文化新风又随着扶持兴国的荆臣推广,吹入寻常百姓之家,就在“女丁”制颁布的叁个月后,主动成为“女丁”者竟然增多了。
因战争陷入困境的百业吸纳新丁,重获活力,男子与“女兄弟”打破性别之防,同座同行,成为兴国潮流。安吉写往京都的信中,称“女子去饰,不沐不梳,着男装,说男语,竟得媒人做聘,请娶家中女”,让前桥大为称奇。
她对友人们讲了这故事,众人皆感慨世风变化竟有如此之快,卯卯想了想道:“兴国女子终于提高了地位,不过似乎走上了与荆国不同的路。荆国是让男子符合女子喜好,兴国却是让女子学习男子。”
前桥问道:“你觉得孰优孰劣呢?”
卯卯沉思良久,却答不出来,最终她道:“我更喜欢荆国,可谁又能说兴国这样一定不好呢?女子找回自信,也脱离了限制,不囿于家庭,这本身就很好呀。融入男子只是一时之策,日后怎样变化还未可知,我现在只盼早点学成,回到现在的兴国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