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他是专家都不为过!
根本就瞧不出来是一个19岁的大一新生。
“真是有意思啊……”布兜子乐道:“原本只是想瞧瞧谁成天晚上在哲学楼教英语,没想到还发现个人才。”
逻辑学老师补充一句:“还是个放错了地方的人才。”
萧辉忍不住又骂了一句:“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去学经济学了!”
几个人瞧着桌子上的手稿,越看越是喜欢,越看越觉得了不起。
随着时代的一切开始进入正轨,
各行各业都开始万象更新,学校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术重建阶段”。
各个学科的师资力量都在融合力量,逐步对原著进行翻译和编写。
“……你说咱们正在做的那个‘原著编译课题组’,”布兜子顿了顿,“要不,吸他一个?”
“我同意。”中国哲学史老师点头。
“这孩子懂英语,翻译功底强,讲解能力突出,最主要的是有哲学素养!”
“现在工作组正缺人,如果能把他吸纳进来,对于咱们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布兜子犹豫:“我倒是也同意,但是他懂康德、休谟、黑格尔吗?”
萧辉无所谓:“他不懂,咱们就教懂他!”
“回头给他办一个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