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年发生“土木堡事变”事变之后,明朝进入衰退期。
朱棣称帝后,明朝迁都北京即燕京。燕京远离中原,位于蒙古高原东麓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地区。从古至今燕京到燕京西偏北的张家口一线,是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进入华北平原的便捷交通要道。因此燕京之地经常被蒙古草原游牧民族掌控,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在燕京建都的主要目的是从燕京去蒙古草原非常方便,因为元朝朝廷除了统治中国,还统治蒙古草原、西域、中亚和欧洲等广大地区。
朱棣迁都燕京是汉人大一统朝廷第一次在这里建立首都,主要原因是南京被战火毁灭了,明朝廷必须迁都。由于首都是国家首脑所在地,是全国运行的指挥管控中心,因此具有良好的防御性和交通便利性。
当时,在防御性和交通便利性方面燕京都不具备成为中华都城的基本条件,由于地理格局的限制,在中华之地满足建都条件的地方很少,往往防御性好的地方,都位于偏僻之地,而交通便利之地,往往都四通八达、一马平川,没有防御性可言。因此,朱棣只能选择他和他的朝廷熟悉的燕京建都,他们经营燕京十几年,已经习惯燕京的气候和生活方式。
明朝建立初期,燕京就是扼守燕云十六州长城防线,守卫张家口和山海关的军事重镇,燕京是一个战争风险非常高的城市,将这里设为国家首都,就是把明朝廷摆在一个火山口上,它被草原民族攻击是迟早的事情。
明朝迁都后,朱棣举全国之力整修长城,加强长城防线的兵力部署,防御蒙古和满清。朱棣多次带兵深入蒙古草原清剿北元势力,但是由于蒙古高原广阔无边、四通八达、环境恶劣,以步兵为主明军很难追击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军队,明军稍不留神就会落入蒙古军队布下的伏击圈,因此明军对北元军事行动收效甚微。加上盘踞东北的满清势力日益做大,明朝廷要想过安稳日子确实太难了。
为了坚强海防,明朝将广西沿岸地区划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防止西南人民出海谋生,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