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宋朝开国的时候也这样搞过,宋朝后来之所以打不过契丹,战斗力低下,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到强干弱枝上面,觉得当初赵匡胤在当了皇帝之后,就把宋朝的军队搞乱了,变得弱不经风。
但是赵匡胤者所以这么搞,那也是有原因的,而且这还和柴荣有关系,因为此时柴荣搞这个军事改革,主要负责人就是赵匡胤,当然还有他的弟弟。
赵匡胤当时是禁军之一的殿前司殿前都虞候,他负责一件事就把地方军的精锐抽调到中央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充分认识到强干弱枝的好处,所以等到他当了皇帝,他搞的其实还是这一套。
不过此时柴荣,搞强干弱枝这一套的目的和赵匡胤在宋朝搞的不一样,赵匡胤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防止叛乱,但是柴荣搞这个主要是为了加强还不强大的禁军,建造一支可以为他冲锋陷阵平定天下的虎狼之师。
当时地方上的军队叫做厢军,也可以说是“乡军”,看着名字就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正规军,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挂一个“乡”字。
其实厢军就是不算是正是军队,虽然也算是战斗序列,但是却不是主力,只能打个辅助啥的,真正的主力还是禁军,禁军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我们上面说的殿前司,还有一个就是侍卫亲军司。
这两只禁军被称为两司,此外侍卫亲军司还分为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再加上一个殿前司,就被称为三衙,这就是五代后周两司三衙。
我们上面也说了。负责这一次军事改革的事殿前都虞候赵匡胤,所以赵匡胤从地方上找到的一些精锐,还有新招募的一些猛人,全部塞进了殿前司,这样一来殿前司的实力就远远超过了侍卫亲军司,而原本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还能平分秋色,特别是侍卫亲军司的侍卫亲军马军司,更是重中之重,是禁军中重要的骑兵力量。
但是自从柴荣进行军事改革一来,侍卫亲军司渐渐比不上殿前司了毕竟殿前司是全国的精锐士兵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