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搭了一个浮桥过来的,刘彦贞也的确是一个聪明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浮桥那绝对是周军的生命线,要是没有了浮桥,这一股周军就完蛋了,被他们困在淮河南边跑不回去了。
所以刘彦贞一到寿州就开始下令建造大船,建造很多的大船,据说这个数字达到二百之巨,二百艘大船,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结果刘彦贞一声令下就开始搞起,很快这二百艘大船就准备好了,接下来刘彦贞开始下达作战计划,他的作战计划也很简单,那就是派着大船去冲掉周军搭起来的浮桥,只要是浮桥没了,周军就没了退路,那时候全歼这股周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个主意很好,可以说得上还是比较展现刘彦贞智商的,这的确算是一个好法子,只要是操作得当,周军很有可能就全部留在淮河南岸了,就算是操作不好也能解掉周军对寿州的包围。
果然正在围攻寿州的李谷一听说刘彦贞的这个消息,很震惊,他没想到刘彦贞竟然会想到这样的方法,这基本上就是釜底抽薪的一招了。
李谷也担心万一自己回不去咋办,他的这些多的兄弟不能都撂在淮南啊,那时候浮桥要是没了。刘彦贞从水上,刘仁瞻从寿州城里跑出来,他们这一支军队绝对是九死一生,于是就想着退回去,但是在走之前他还是给柴荣写了一封信的,问问柴荣他能不能回去。
但是还没等到柴荣的消息传过来,李谷过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还是决定先撤回去再说。他也听说柴荣已经御驾亲征了,他想着自己先去找柴荣,然后跟着柴荣在一起跑到淮南来,那时候跟着皇帝后面捡功劳,这多爽!
所以李谷在没有得到柴荣允许的情况下直接就撤了,此时我想起了当时在淮河边上李谷和韩熙载两个人在这里吹牛皮的事情了,韩熙载到了吴国后来又加盟南唐,结果一事无成,而李谷也只比韩熙载好一点,他比韩熙载幸运一点。
毕竟李谷有机会实现他当年说的那句话,但是此时到了关键时刻,李谷却把这件事忘了,把这句话也忘掉了,他也不想着辅助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