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不行!
\n
陆瑶蹲在泥窑面前,将自己面前的一片地抹平了,拿着树枝开始写写画画。
\n
要提高窑内的温度,一个是增大柴火的燃烧程度,另一个是减少散热。
\n
减少散热先不说,光是燃烧,陆瑶能想到的,燃烧的必要条件,一是氧气,而是引燃,三是燃烧物。
\n
作为燃烧物的柴火的质量提高,陆瑶已经放在计划书上了,为了接下来这个冬天研究烧陶瓷的事,她必定还得再准备大量高质量的柴火,等这里弄好她就会进林子砍新的质量好的木头回来做柴火。
\n
陆瑶现在要改变烧窑的构造,目的是为了增大燃烧过程的氧气含量,让木柴能够更充分地燃烧。
\n
陆瑶时而蹲在地上写写画画,时而站起来绕着自己之前做的泥窑绕圈子,还时而把手伸进泥窑里摸索,摆弄了大半个上午,终于设计出了新的烧窑。
\n
这次的烧窑陆瑶主要改进的是烟囱和放柴火的地方两个部位,参照的原理则是她以前在农村使用过的农家灶。
\n
在原窑上改动太麻烦,河边有的是泥,陆瑶干脆重新捏了一个。
\n
这一次,陆瑶使用的是前后口的结构,面包状的泥窑,在前面直接留出一个口,用来递放柴火和粗胚;后面则留一个稍稍高出地面的小口子,贴着口子用泥捏出一个长长的烟道口,用来排放烟气。
\n
其次,陆瑶在建造泥窑的过程中特别分配了窑内的空间布局,学习农家灶的结构,将入口部分设计成放柴火的地方,下面挖出一个洞通向外面,便于柴火烧成灰后及时落入下方,不影响上方的柴火燃烧,同时增加了柴火在下方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n
而窑内的中后方才是放置做好的陶瓷粗胚的地方,这一部分陆瑶修得比烧火出稍高,这也是模仿了农家灶。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