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赐予我的绰号为“二师兄”估计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只知道吃;其二是像二师兄吃人参果那样,一口吞下,贪吃而不辨滋味。
其实,我呀也就是馋一点,往往还没等到嗅觉器官感反应过来,食物就下肚子了。所以,一般请人或者被人请,他们问菜的味道如何,我往往说,嗯、一般、可以吧、还行等等诸语。不相熟的人都以为我的口味比较高,他们那里知道我味没品出来已经吃饱了。
吃饱后去看满桌子食品就如同爱情心有所属后看其他女子,纵是沉鱼落雁、羞花闭月的美貌女子站在前面,感觉也不过是寻常姿色。我之所以用这个比喻,是因为子曰:“食色性也”吃跟爱情是平等的。所以,人的“馋”如同夫妻经纶大义一样,不必害羞的。
言归正传,还是说吃。吃是人人会,但是不一定人人懂。有人说,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听到这样高深的论断,我往往望风而逃,因为我的吃时停留在“会”的层次,也就是温饱的水平上,而那个“懂”太高深莫测了,不敢妄谈。
蓉城是个美食城市,我自小生活在北方,吃的是鲁菜。从前认为鲁菜是绝顶天下的,后来到了几次南国就不言语了。世界美食在中国,中国美食在南方,相对南方的美食北方的食物是粗糙的。但是,对于南方的食物我有好多吃不惯,比如粤菜。有一年我去广东,在那里七天,竟然食不下咽,回到北方一番狼吞虎咽活象饿死鬼一样。其实,原因很简单,粤菜里甜食太多,而本人是向来不吃甜食的,甚至包括甘甜的水果。除了甜食,我就是生性喜辣。我欣赏那句话:“食在中国,味在四川。”
山东虽然也吃辣,但是辣的有限度,不过把辣椒当配料。大学时候我有两个好友一个是蜀人,一个是贵州的,从此我就与辣结下了缘,颇有些不辣不下饭的感触。但是,以前吃辣不得方,每次吃过火锅都要闹肚子三天,后来经过伊的指导治愈了这个毛病。
蜀地是个麻辣王国,麻辣是这里的标志。前几年,有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唱得蜀地女子的麻辣性格。伊是个正宗的辣妹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