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下车,看到有轩昂门庭,朱红围墙的宅院,知道这是武候祠了。在中国关于帝王将相的古建筑都是这般样子,朱红显得肃穆,也有一种距离感,京城那些皇家园林、亲王庭院皆是如此。
入门时,恰遇到几个穿汉服的年轻人。长袍宽袖,金丝滚边的男装;纱衣透红,迎风而舞的女装。伊说,穿这样的服装应该很凉爽。我说,我穿上肯定像个土财主。在这一心兴复汉室的武候祠前看到峨冠博带的汉服,令人遥念羽扇纶巾的三国时代。
至门前,抬头看匾:“汉昭烈庙”君臣一体的庙堂,人称武候祠而不称昭烈庙,自是由来名位输功烈。这其中的典故我们是知道的,所以一闪既过,进入门里。
门内松柏耸然,左右有唐、明碑,其中一块是柳公绰书,旁边注释柳公绰为柳公权的哥哥(名人效应呵)。说此碑文章、书法、勒文皆出名家之手,号称三绝碑。我和伊笑说,我们搬走吧,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过庭院穿二门进入正殿,殿中塑刘关张三兄弟塑像栩栩如生。老大刘备居中,老二、老三分在左右。在关张二人的殿里陪的有关平、张苞等人,还有给关羽扛大刀的周仓。刘备的陪者不是他的阿斗,而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湛。阿斗是标准的虎父犬子,但是到了他儿子这里却有点隔代遗传了。当魏兵兵临城下时,阿斗同志要出城门投降,刘湛自刎殉国。蜀人怜其刚烈,恶阿斗的乐不思蜀,于是不塑阿斗像,而让刘湛陪着他爷爷。
殿前庭两侧有两廊内塑蜀国文武百官,这些人物都很熟悉,因为三国演义中都曾出场。不过,这些文武百官尽是须发苍苍之辈。我们观看时说:“蜀之亡就此注定的。”这些人物都是刘备、诸葛同辈中人,到后主时期这些人物已经廉颇老矣。并且,那时蜀国并无少年英才出现,一个姜维难独撑大局。蜀国青黄不接时,而魏英才辈出。蜀国被势如破竹的攻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才储备不足,而这个过错诸葛亮恐怕难辞其咎的。所以,进诸葛亮殿时心情有些复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