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孔明先生羽扇纶巾、神态儒雅安逸地坐在正殿上,一派名相风范。三国演义中说,得卧龙凤雏一人就能得天下,可是刘备得了二人却依旧屈居西南。可见,得天下并不是全靠智谋,天时地利人和都是重要的。另外,曹阿瞒、孙仲谋二人也不是吃素的,那是个豪杰蜂拥而出,瑜亮并存的时代。
但是,纵观全局诸葛亮确实了不起,刘备能够空手套白狼,从一个皮包公司发展到分疆裂土的一代帝王,诸葛亮功不可没。他助刘备之时,应该说那个时候他能审时度势,把天下形式分析的非常准确。只不过,后期诸葛亮失误太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太迷信自己的能力了。
从另个角度而看:刘备死后,诸葛号令蜀国,阿斗不过是个象征而已。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的时候那些话,无形中透露出诸葛亮权势之重,能够颠覆整个蜀国。当然,应该说诸葛亮无心颠覆蜀国,也没有篡权夺位的意图。后期的诸葛亮每日都在想的是恢复大汉,各种权力不舍的放一放,提拔一下后辈英才,培养出了一个姜维,但是独木难撑大厦之倾。就当时而论,忠固然是好,他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无意中确造成了蜀国少年英才空无,他死后蜀国很快就翘辫子了。
蜀国,成于诸葛,亡于诸葛。
罗贯中是个天生的媒体炒作人物,他把诸葛亮塑造的神神道道的,呼风唤雨宛如神仙,牛的能赶上封神榜里的人物了。但是,就是这样神的人物,最后也不禁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诸葛亮旁边两个偏殿里是他的儿孙诸葛瞻和诸葛尚。这两个也是虎父犬子犬孙,有勇无谋之辈。我看孔明先生跟刘备一样,都不是合格的父亲,并且阿斗不成材诸葛亮也要负三分责任,谁让他是阿斗的仲父呢。
但是,诸葛亮哪怕有千般的错,其忠义也足以让千百前来的人敬重。在武候祠过厅一侧有岳武穆手书诸葛亮的出师表,说是从河南汤阴岳王庙拓印来的。纵横淋漓的书法,忠义的精神,二者是相通的。对着披肝沥胆的文字,遥想当年的诸葛,无论胜负败亡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