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的古城墙保护的比较好,基本没有损坏。它周长六公里多,高十多米,上面很宽阔,小时候我经常在上面野跑,和伙伴们在角楼、文昌阁、魁星楼里捉迷藏。那时候,每天早晨跟着祖父去遛早,他提着一个鸟笼子慢悠地晃着,我在身后东张西望,趴在墙垛上看看护城河的水,听听喊嗓子的人鬼哭狼嚎。
我对平遥的记忆是从我家那个四合院开始向外一层层扩展的。
我家住在城东南角文庙附近,院子是个小型的四合院,是祖上流传下来的。祖上是土著居民,还是被迁来的,我不知道。据祖父讲,高祖就在这个院子出生的,想来应该在这里居住最少也有一百多年了。四合院共有六间瓦房,一个大门楼子,青砖砌的,屋顶上覆着一层鱼鳞似的灰瓦,房檐下面有些镂刻的花纹。大门楼子青砖登顶,蔚然气派,门前有一对小石狮子,有些破损,颇有沧桑的风尘之色。小时候,我非常淘气,经常跟弟弟抢着骑在石狮子背上玩,骑马的将士一样。想想那些岁月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了,而喊我回家吃饭的祖母却不见了。
文庙距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文庙很近。在我出生的时候,它已经伫立在那里八百年了。它初建于宋朝时期,是由女真人修建的,其大成殿是现存中国文庙的老大哥,比北京和曲阜的都要早的多。
我小时候经常跑进文庙去玩,后来读书时,又在那里读的。原来文庙没有如此多的建筑,相对比较简单,就在我们学校里面。现在门落增加了许多,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我们学校也搬迁到城外了。当然每个游客拜见文宗孔子的时候,都要交点学杂费了。孔先生如今也不收粮食、肉之类的俗物了,直接要那些阿堵物。有时候想,现在的孔先生像个乱收费的土地爷,呵呵原谅我,对孔子如此不敬,我怀念那个素裹简单的文庙,怀念那个一身简装为抱负而周游天下的孔子。我想,孔子他老人家是喜欢肃静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而现在读书声不闻了,只剩下喧闹的、不读书的游客来来往往了,令人惆怅。
文庙离城隍庙不远,文庙供奉的是文宗及其他的弟子还有追随者,而城隍庙里供奉的神仙多。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