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建周,而这两位都是儒家推崇的上古圣贤。
看到这里,是不是就感觉子学中包含的某些思想很危险了?所以它需要删改和阉割,从而异化为经学。
所以儒学中的“格物”,就以这么一种诡异的方式失传了,明明典籍中的痕迹还在,但后世却没人去提,也没人再去总结。
孔子建立思想体系所采用的人性还原法,也被视而不见,成了某种禁忌。
近代以来,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不断有人提出“新儒学”的概念。
探讨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合于现代社会,这种尝试本身值得提倡,但我对很多人所宣扬新儒学内容很不感冒。
因为我没有看见一个人,在宣扬新儒学时提到了儒学最有价值的部分,系统性地总结孔子建立思想体系时所采用的方法——人性还原法。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从个体感性到群体理性,最精妙的转变。
真正有价值的新儒学,不是去搞经学研究,更不是片面引用古籍经典中的某段话,讲什么看似高深的义理。
我们得到认知以及检验认知的方法与过程,文化传统中最朴素的共同价值观,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刚才我们讨论了三个问题,孔子与笛卡尔、孔子与王守仁、孔子与马克思,最后第三个问题稍微多说了一些。
接下来就是第二论的主题,儒家子学揭示的成长路径。
去年我在安徽大学有个讲座,当时讲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网上玩笑:某人说,假如哪天发达了,早饭豆浆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