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之立,关乎社稷安稳”之理。
他们忧虑,一旦江鸿飞突然离世,无储君之位的帝国恐将陷入纷争,四分五裂。
也就是说,这些大臣手上握着大义。
不然,就是借这些人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逼江鸿飞立皇储。
却不想,江鸿飞早有筹谋——秘密立储!
江鸿飞这一手,不仅平息了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更让所有人哑口无言,无论是忧虑帝国未来的忠臣,还是意图推举江修、江载等子嗣为储的势力,均无言以对。
你们不是怕我突然死了,因为没有立继承人,而使大元帝国分崩离析吗?
可我已经立好了皇储。
就是我现在死了,大元帝国都不会没有继承人,更不会因此而分崩离析。
但是,你们这些人谁也别想知道我立的皇储到底是谁。
有些大臣感叹于江鸿飞的深谋远虑,滴水不漏;有的则赞叹其政治手腕之高明,非常人所能及;还有一些大臣在心中感慨:“陛下到底是陛下,永远都不会教臣子牵着鼻子走的!”
自古以来,中国皇室便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旨在避免诸子争储之乱。
然而,历史长河中,不乏因储位之争而引发的血雨腥风。
秦始皇之犹豫不决,终致大秦二世而亡,成为后世帝王之镜鉴。
因此,历代王朝皆力求规避此祸,但无论他们如何处理,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