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审,全家入狱,抄家。几天内,锦衣卫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办案效率”,胡维庸的门生故吏,亲朋好友,一一牵连进来,种种谋反的证据,从各种难以想像的地方一一“搜”出。朝中文臣,大半被捕,连太子的老师宋廉,早已不问朝政的太师李善长都被圈禁在家。武将、地方官吏也有很多被牵连,因为胡维庸收藏的一幅字画是王淑明所做,隐居多年的大画家王淑明被从山中抓出,经不住折腾,没等审讯即一命呜呼。
庞大的文官集团顷刻间灰飞烟灭,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借雷霆万钧之势,朱元璋把整个朝政完全掌握到了自己手中。“从此,从京城到关外,再也没有人能阻挡朕的旨意,只要朕挥一挥手,所有大明百姓都围着朕的手臂行动”!。他踌躇满志,整个捣毁文官集团的过程如同一盘棋,他赢了胡维庸,赢得干净漂亮,表面上没流一滴血。唯一遗憾的是,棋盘上为了保险起见,多用了几颗子,虽不是致命疏忽,但看着非常碍眼。
就在白天,太子来见驾,跪倒在地上为那群文官求情,请求朱元璋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赦免大部分牵连进胡维庸案的文官及其家属。这个软弱的儿子气得他直打哆嗦,赦免谋反者,自古以来有皇帝干过这种事吗,这不是鼓励其他人效尤吗?蠢货,这种把持朝政的官员没有罪名都得迅速解决,有了罪名还要赦免,你这样子将来让朕怎么放心的把江山交给你。有些话他无法说,只能让儿子去领会,可当儿子的显然体会不到父亲的苦心,一再劝自己少杀。“少杀,朕当年为了这片江山杀的人多了,不再乎再多这么几个,如果你想赦免他们,等你当上皇帝后再说吧”,冲口而出的一句话彻底断绝了太子的希望,父子间不欢而散,听侍卫回报,太子居然有自杀的念头,为了几个臣子去自杀,有这样的主子吗,朱元璋苦笑。
“咕咕,咕咕,咕咕”,自鸣钟提醒着他又到深夜了,报时的小木头布谷鸟从窝里跳出来,娇滴滴的鸣叫。可爱的动作吸引了朱元璋的注意力,这时今年秋天北平送来的贡品,那些有爵无禄的地方士绅倒懂得知恩图报,不时就进贡些新鲜玩意来。老四的封地新政实施得的确有声有色,文臣们平时却多有诋毁,经历了这次打击后他们会收敛许多。但是,那小畜生就是不知到感激,居然也跟着他哥哥凑热闹,上本劝自己为国留才,留才,留什么才,不好好为皇家效力的才能留吗,留着要养虎遗患的。
但是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意思,朱元璋望着桌子上的奏折有些郁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