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得好,这些自诩的精英,只有在捞好处时才附和他们身份。到需要他们承担
责任或做实际事情时,见识和胆量连不识字的村夫都不如。
“万岁,依臣之见,不如议各。”终于有个肯承担责任的人站了出来。大声
说了出了心中所想。众大臣抬头一看,却是禁军中的武将高巍,一个四品小官儿。
到这个时候,建文皇帝也顾不上他职位低微,点点头,和颜悦色的问道:
“依卿之见,朕空间要怎样容忍,各地联军方才肯罢兵呢?”
“这,这,臣,臣本武职,具体议和之事,陛下还得问各位大人。”高巍支
吾了两声,红着脸说不出所以来。阶前诸臣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开口。燕王和
武安国的势力已经远远大过了朝廷,想平息这场战火,恐怕只有皇帝退位,双方
才能达成协议。可今天,这话要是说出来。谁说谁掉脑袋。眼前这个高巍未必真
的不知道,就是不肯说而已。
金殿里的场面有些冷,完全不是当年刚刚开战时,众臣踊跃,指点江山的样
子。有人偷偷的用眼睛的余光看建文的脸色,盼望他自己说出退位的话来。免去
大伙的麻烦。跟着皇帝降了叛贼,不能算不忠。况且到了燕王那边,凭借这些人
的钻营本来。过上几年,累官依然不失洲郡。
“诸位爱卿,你们看,朕如何做,才能使得曹贼罢兵呢。”朱允文笑了笑,
示意高巍退下。他能承受的底限是放弃对各地的控制,朝廷只保留目前所占领之
地和诸侯共主称呼,就像东周后期的王室。偏偏这些话他自己不能说,而诸臣没
一个知心的。黄子澄,方孝儒那僵硬的脑袋。打死也想不到这层。
“万岁,龙潭急报。”门口值守的侍卫跑进来。慌慌张张的汇报。诸位大臣
吃了一惊,金殿内立刻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战乱时刻,顾不上太多规矩了。
如今城内一日三惊,随便哪个信,带来的都不是好消息。特别是沿江各地。他们
带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要命。
“念”朱允文挥挥手,大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7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