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坏消息多一个不多,
少一个不少。
“龙潭要塞失守,守将胡兴阵亡。贼船已过仪真,两日内必达江浦。”御前
侍卫打开加急公文,紧张的念道,还没念完,只听咕咚,咕咚两声,礼部侍郎王
崇德和户部侍郎韩贵池双双昏了过去。
“来人,扶两位大人下去休息。”事到如今,朱允文反而看开了,扫视一眼
众人,自己将议和的条件提了出来。“朕以为,如今贼兵了,扫视一眼众人,自
己将议和的条件提了出来,朕以为,如今贼兵势大。不如暂且示弱。朕拟下诏罪
己,应诸侯自治之请,至于朝廷,只留京畿诸地以奉宗庙,诸卿意下如何??”
回答他的是一片寂静,稀稀落落的朝堂上,大臣们低着头,谁也不肯率先表
示支持,黄子澄楞了楞,向前走了几步,看样子要反对。但想了想,又退回了他
自己的本来位置。方孝儒两眼赤红,叹了口气,也不再多说什么。过了片刻,驸
马李琪出班施礼。低声奏道:“万岁,臣,臣恐怕武安国和曹振此番前来。志不
在此。”
“除此以外,朕还能怎么办,总不能将整个江山都拱手让人。”朱允文挥手,
重重的拍了下御案,打断了李琪的话。
自讨苦吃吧,翰林院编修杨士奇看看李琪,肚子里暗笑对方到现在还想给建
文皇帝寻找一条出路。如果数月前。朱允文肯听从李琪的建议,放弃那些不切实
际的幻想,老老实实的立宪改革。危机应该不会来得这么快,甚至,朱棣连号令
各路诸侯的机会都没有。可惜,当初建文皇帝对黄子澄的驱虎吞狼之计抱着厚望,
根本不顾当时的实际形势。而眼下,纵使朱允文答应立宪,有谁还会相信他的承
诺。民心可欺。但只能欺骗一次。当一个朝廷失去信誉后,他的所有承诺都会被
绝望的百姓看做花招,拒绝再信。哪怕,这次朝廷真的没有恶意。
杨士奇没心思听李琪和诸位大臣们对议和条款的争议,这个争论注定没有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