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及其原始的。
作战过程中的指挥,也多局限于:主将发布一个笼统的军令,比如进攻、撤退、扎营之类。
具体怎么做,还是由下面的千人将、百人将,一层一层把命令分发下去。
好比去年,河套-马邑战役的马邑分战场。
手握单于庭主力的单于军臣,压根儿就不需要关心战争细节,只需要下达一个‘发起攻击’的命令,然后就可以找个视野好的地方观战了。
身为单于的军臣下了令,底下的部族头人、小王们,则会对自己下辖的万人将、千人长,下达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指令。
比如:隔壁某某部攻打马邑西北侧,俺们攻打东北侧,另外一个部族攻正北。
再往下,百人将们得到指令:供给从某处到某处,这长几十丈的城墙段。
然后底下的将士就自由发挥了——射箭的射箭,冲锋的冲锋。
听到‘进攻’的命令就倾巢而出,听到‘撤退’的命令便如潮水般退去,回军营休息了。
所以,这个时代的游牧民族骑兵部队,本质上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挥系统的。
斩首行动,最多只能对这个时代的匈奴人,造成政治打击,而非军事打击。
还是拿去年的马邑战场举例。
汉家派出了一支精锐特种作战部队,对军臣单于实施了斩首行动,并成功了!
造成的结果,固然是匈奴一方阵脚大乱,汉室一方军心士气大振!
但紧接着,就必然是匈奴人光速选出一位‘代理单于’——至少也是临时总指挥,接过马邑战场的指挥大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