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权贵也同样好不到哪去。
——在草原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
说是汉人有一个侯爵,因为打仗时杀敌够多,就被赐予了一块土地(彻侯食邑)。
恰好这个侯爵极其擅长种地,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自己的领土治理的非常好——也就是种地种的非常好。
领土上的子民,都因为这个侯爵擅长种地,而对其无比敬佩、尊崇。
此事传到汉天子耳中,汉天子甚至也同样大受震撼,又给这个侯爵多赏赐了一块土地。
并交代这个侯爵:你很会种地,我就多给你一点土地,让你可以无所顾忌的种更多的地,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
这个故事有多离谱,自然是一目了然。
可最离谱的是:这个故事,并非全然空穴来风。
——汉家,还真有这么一个奇葩的侯爵,因极其擅长农耕、极其擅长在封国搞农业建设而闻名!
太宗孝文皇帝年间,长安朝堂处于‘劝耕天下’的政治宣传需要,甚至还真以‘种地中的好’‘封国建设的好’为由,给这个侯爵溢封了食邑!
但同一件事,换一种说法,那就会全然变了味。
自有汉以来,自开国元勋功侯一百四十七家开始算,汉家先后封了三百多家彻侯、七百多家关内侯。
上千家‘功侯’贵族,满打满算,也就这么一个另类的奇葩,即不想着建功立业于军中,也不想着执掌大权于朝野,而是被自己,乃至子子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