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东市外的主爵都尉盐铁铺就有,五百钱一斤。
明码标价,量大管饱,童叟无欺。
只要你出得起钱,你要多少,主爵都尉就能卖给你多少。
后世人常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却不知,在华夏封建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盐,才是底层民众最需要、最不可或缺,同时也是获取难度最高的生活物资。
因为盐,不单是民众的生活物资,也同样是军队的战略物资。
和农民不吃盐,就没力气挥锄头、种地一样——军人不吃盐,便会挥舞不动刀剑;战马不吃盐,便会拖不动膀大腰圆的骑兵。
刘荣晒海得盐,又通过主爵都尉,让大多数人都吃上了盐——甭管好坏,好歹是吃上了。
对于这种积极的变化,天下人,尤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中百姓,可谓是感恩戴德,甚至就连对汉家的认同,都在不知不觉间高了不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盐的生意,主爵都尉就不挣钱了。
盐的利润,尤其是主爵都尉,通过晒盐法所生产出来的盐,在市场上的利润,几乎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材料成本基本为零!
只需要在海边挖出晒盐田,然后引入海水后暴晒便是!
晒好了,把盐粒从盐田挖出来——直接卖出去,便是市场上品相顶好的粗盐!
若是简单溶于水,再过滤一下,那也是细盐里相当不错的品质了。
至于更惊喜的蒸馏除杂,自然便能得出后世人习以为常,却在这个时代堪称奇迹的雪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