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过不下去。
谁逼得老百姓没了活路,谁也就让自己失去了活路。
很显然,以李斯为代表,为秦王朝抛头颅洒热血的法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而现在的法家,先是经历了晁错以《削藩策》重回华夏政治中心失败,却又在机缘巧合下,为法家士子打开了仕汉的道路。
如今汉室,光是重臣二千石一级,便有大理(廷尉)赵禹,以及雁门郡太守郅都两位法家代表人物。
新生代血液中,也有王温舒、郅都等人为代表的新势力。
官僚系统的中层,更有数以百计的法家士子,一遍尝试着施展自己的才华、实践自己的学术思想,一边在反思过去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秦的教训。
关于这个问题,刘荣也曾和如今,法家在朝堂中央的代表人物:大理赵禹聊过。
说来,赵禹此人,也算是先帝老爷子,专门给刘荣留的半个心腹。
虽然在刘荣太子时期,赵禹就已经贵为廷尉卿,位列九卿,并不曾在刘荣的太子宫任职;
但赵禹能在短短几年间,从比千石的廷尉监令,即不经过外放历练、也不经过军伍磨砺,便顺利爬上中二千石的九卿之位,背后也不乏刘荣推波助澜。
对于刘荣,赵禹本就怀着若有似无的感激。
再加上法家天然具备的‘一切唯上’的原则,对于刘荣这个汉室最高掌舵人,赵禹更是几近言听计从,唯刘荣马首是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